小儿遗尿症是指年龄大于等于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出现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主要症状为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小儿遗尿症属中医“遗溺”“遗”“遗尿”等范畴。“遗溺”一词最早出自《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症病因多以虚为主,寒多热少,病位主在膀胱,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其病机主要为下元虚寒,膀胱失约。3月前,笔者诊治一小儿,随手而愈,感叹中医药之奇效,现与同道分享。
患儿女,6岁3月,因“遗尿2年余”于2024年9月25日初诊。2年前开始出现夜晚睡觉时小便自遗,每周3~4次,家长自行采用民间方法调理无效。近期孩子上小学有害羞之心,西医无特殊治疗,故求诊中医。
刻下:神色如常,纳食可但挑食,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小儿遗尿(脾肾阳虚)。
治则:补肾散寒固精,健脾益气缩尿。
方用缩泉丸加味:益智仁15g,乌药15g,山药30g,黄芪20g,党参20g,桑螵蛸15g,五味子10g,金樱子15g,石菖蒲15g,炒白扁豆15g,炒薏苡仁20g,炙甘草10g。5剂,水煎服,日1剂。
365建站1周后,家长微信联系笔者,诉孩子服药后未再出现遗尿。笔者叮嘱家长带孩子复诊服药巩固,孩子不配合,故作罢。
按 《诸病源候论·尿床候》载:“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指出睡眠中小便自遗者多阴盛阳虚,无力温化水液。现代医家总结临床经验,发现临床中小儿遗尿症多见虚寒者,实热者少见,病因多归为虚,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影响水液正常输布而致遗尿。古今医家对小儿遗尿症的病因认识不谋而合,认为其多因虚而致,先天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禀赋不佳,肾火虚衰,加之后天饮食失养,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温健脾阳,先后天相互影响导致脾肾两虚,膀胱气化失司,故见遗尿。因而治疗上常以补为佳,中医学针对此病,辨证施治,用药灵活,综合治疗,选用药物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以经典名方缩泉丸为基础方治疗小儿遗尿症不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复发率较低,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接受与认可。
缩泉丸由乌药、益智仁、山药3味药组成,有补肾缩尿之功,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操红缨团队考证,缩泉丸之方名始见于《魏氏家藏方》,缩泉丸在后世的流传当以南宋医家严用和《济生续方》为宗。主治脬气不足,小便频数。缩泉丸初始主要治疗男子的小便频数,如《类编朱氏集验方》曰:“缩泉丸治丈夫小便频。”到了明朝,《校注妇人良方》将缩泉丸治疗小便频数的适用人群扩展到妇女。在明清的多本医书中,如《医方考》《类证治裁》等,进一步扩大了缩泉丸的适应症,认为缩泉丸还具有治疗遗尿的功效,多位医家记载了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功效突出。《本草纲目》云乌药“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能够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本草拾遗》云益智仁“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夜多小便者。益智仁(二十四枚),上研碎,用水一中盏,入盐少许,同煎服,有奇效。”现代临床常选用盐制益智仁,能够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本草纲目》云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其具备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上述3味中药均可入脾肾二经,全方可温化肾气、缩尿止遗,主治因肾虚而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笔者以此为主方,配以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固摄止遗;桑螵蛸、五味子、金樱子补肾固精止遗;石菖蒲安神定志,调补心肾收涩止遗;炒白扁豆、炒薏苡仁健脾止泻。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补肾散寒固精、健脾益气缩尿之功。(方为民 贵州中医药大学 石俊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