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失眠,无疑是许多人常见的困扰之一。
我曾经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眠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明明身体很疲惫了,大脑却没办法休息,莫名其妙地思绪万千。
就像博尔赫斯在《失眠》中所写一样:“我徒劳地期待,入梦之前的象征和分崩离析。”
有人说,失眠是因为压力太大;也有人说,失眠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好;还有人说,失眠是身体出了问题。我体会了那段辗转反侧的经历后,切身感受:失眠的人,其实都是心太坚强了。

01
我是在失眠的那段岁月里,迷上博尔赫斯的,这位阿根廷的伟大盲人、小说家、诗人,他说:“失眠是知道别人独睡时自己不该独醒, 是渴望进入梦境而又不能成眠, 是对活着和还将继续活下去的恐惧, 是懵懵懂懂熬到天明。” 那时候,我读他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读他的诗歌,也读他的传记,读着读着,就读完了他的全集。这位对中国充满了向往和热爱的大师,以镜子一样的忠诚:“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恰如在给失眠者深入迷宫一样醒着的梦境。睡不着,我就通宵达旦地读书,有时候还会通宵达旦地写作,第二天还要工作、应酬,感觉自己像个铁人,坚强得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能安然入睡的,往往是那些能够放下执念、随顺自然的人。而失眠的人,像当时的我一样,正好相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过于执着,不肯放过自己,心里装了太多放不下的事,以至于连睡觉都成了一场战斗。 02《心经》里有一句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句话,仿佛是失眠的解药。 如今在我看来,失眠的本质,主要是心不肯休息。失眠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大脑在夜晚仍在高速运转,停不下来。白天的工作、接下来的任务、未来的焦虑、过去的遗憾……这些念头像潮水一样涌来,让人无法平静。顾城在一首诗里写道:“我们走进了夜海,去打捞遗失的繁星”。我们总以为失眠是“脑子太乱”,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心太强”,这颗心不肯认输,不肯示弱,不肯承认自己也需要休息。
当一个人像一台不停歇的机器,哪怕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却仍然拼命转动,试图掌控一切, 这种所谓的“坚强”,就是一种执念。
《心经》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的理解,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包括我们的烦恼、焦虑、执着,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我们把虚幻的东西当成了真实,把暂时的一切当成了永恒。
放不下,执念就成了对抗,对抗就成了妄想,一颗妄想的心如何得安?!
03
南怀瑾坦言:“妄念必须要靠智慧才能破除。其实妄想就像虚空中飘荡的微尘一样,自作聚散,永远也留不住的。”
一定意义上,失眠会呈现妄想的一面,也会呈现出一种坚强的假象。
也可以这样说,当一个人表现过于坚强的时候,甚至就连睡眠也想通过坚强去控制的时候,就是一种妄想。这是一种习惯了的坚强的妄想,一时半会还不能适应身体的潜意识反应。
365站群我们总是被教育要坚强、要拼搏、要永不认输。时代崇尚的“强大”要求,有时候会让我们陷入矛盾的境地,于是,坚强便走向了脆弱的另一面。
内在的坚强一旦与身体的反应机制不相适应,失眠就出现了。失眠不是病,而是心在提醒我们,该放下了,否则,身体会吃不消。
可是,一个坚强的人,往往又会把“睡不着”这件事看得太重。
当一个人执着于“必须睡着”的时候,一种无意识的内耗就形成了。这时候,越想睡就越睡不着;也就是说,越害怕失眠,失眠也就会越严重。
这其实是一种对抗的心理,一对抗,心反而更加紧绷。因为“害怕失眠”,恐惧本身造成的压力情绪,会让睡眠更难到来。
唯一的办法是与自己和解,将心情放松,放下对抗的内心,“示弱”于自己。
04
人在“示弱”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计较了,念一念《心经》,“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句子会像清泉一样,能冲刷掉内心的杂念。反复念诵时,大脑会逐渐从纷乱的思绪中抽离,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
每个人都是很渺小的,用微如草芥一点也不过分。因此,承认自己会累,承认自己需要休息,承认有些事情无法掌控,承认自己没那么坚强并没有什么,何必外强中干呢?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人不再硬撑着假装坚强,心也就变得柔软了。心一柔软,心情自然归于虚淡平和,黑夜也就不再是战场,睡眠自然就安定了。
屠格涅夫曾说:“睡眠像是清凉的浪花,会把你头脑中的一切浑浊荡涤干净。”
如同“远离颠倒梦想”一样,失眠的人,往往活在过去或未来,唯独不在当下。而《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其实就是让我们觉察当下的真实,学会该睡觉时就睡觉。
睡觉时,学会让一颗心躺下,允许自己睡着,也允许自己醒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