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为我们生动描绘了一幅惠风和畅、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初春,人体气机也随着气温的回升而逐渐活跃起来,进入到一个新的生理周期。对此,黑龙江省第三医院中医心身科主任王新本指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不养,夏易病。”春季是养生的关键时期,通过中医饮食与养心安神的调理,有助于为新一年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吃出好心情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春在五行属木,与人体的肝气相应。肝主疏泄,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特性。王新本建议,在饮食上应顺应这一特点,适当食用韭菜、薤白、葱、姜、蒜等辛温发散的食物,使人体气机得以舒展顺畅,避免过度收敛压抑。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这类食物不仅能调味,还能有效杀菌,阻止病原体入侵,防患于未然。
王新本还介绍,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咬春”的习俗。在春天食用应季的嫩芽类蔬菜,如香椿、豆芽、春笋、蒜苗、豆苗等,这些时蔬新鲜爽口,有助于阳气升发和疏通肝气,进而舒畅情志,吃出好心情。
推荐药膳——荠菜豆腐羹
食材:荠菜100克、嫩豆腐1块、山药50克、枸杞10粒。
做法:荠菜焯水切碎,山药切丁,与豆腐同煮成羹,撒枸杞点缀。
功效:疏肝健脾,舒畅情志。
365建站
吃出好睡眠
王新本指出,春季肝气旺盛,在五行中肝属木,心属火,木火相生,肝为心之母。因此,春天养肝就是为养心打基础,也是养心的绝佳季节,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认为,心血充足,神明得安,水火相济,睡眠自然香甜。从这个角度出发,春季的饮食既要补养又要清淡,既要养心血,又要防止心火过亢,否则会引起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等症状。
《本草纲目》中提到,龙眼肉、莲子、百合、酸枣仁等食材性味温和,可助益养心补肝、清心安神,用来改善失眠、多梦、健忘等问题。王新本还提到,清淡饮食一直被视为餐桌上的好习惯,尤其适合春季。多吃时令的新鲜蔬果,少食油腻、刺激之品,才能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身体阴阳调和,避免上火而扰乱心神,从而确保安稳的睡眠。
推荐药膳——丹参黄豆汤
食材: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丹参洗净,黄豆泡发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丹参和黄豆,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小时,最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补虚养肝。
吃出好营养
《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王新本强调,春天肝气旺盛,容易克伐脾胃,若再摄入过多酸味食物,则会助长肝气,导致脾胃受损,影响营养吸收,诱发消化不良。因此,春季应遵循“多甘少酸”的饮食原则,在肝木和脾土之间寻求平衡,悉心养护脾胃。他建议,日常可以多吃红枣、蜂蜜、山药等甘甜之味。水果如草莓、桑葚、枇杷、菠萝、葡萄、苹果等含有较多糖分,适量食用有益,但其中的果酸属于生冷之品,食用过量反而会伤害脾胃。
推荐药膳——枸杞红枣鸡蛋羹
食材:鸡蛋2个,枸杞10克,红枣5枚,清水适量。
做法:将鸡蛋打入碗中,加进少许清水搅拌均匀。枸杞、红枣洗净备用。锅中添加适量清水,放入红枣,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1分钟捞出备用。锅中再次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将搅拌均匀的鸡蛋液倒入锅中,用筷子搅拌。等待羹熟之后,放进红枣和枸杞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滋补肝肾。(衣晓峰 杨晓鸥)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