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80.4%。以食管癌和胃癌为代表的消化系统肿瘤最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大量研究表明,营养状况差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化疗、放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合并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于营养状况好的患者。
成人摄入能量标准25-30kal/kg/d,人体能量消耗用于基础代谢,体力劳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能量消耗异常,代谢异常,营养摄入下降,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表现:体重减轻,厌食,贫血。
营养状况的全程管理有利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并发症。
营养评估贯穿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
营养评估包括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评估。如今,我们对于入院患者都会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如果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则需要根据营养专家的指导进行营养剂的补充。对于评估为轻-中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或建立管理;对于评估为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应优先进行肠内营养治疗7~10天,待患者营养状态改善后再考虑开始治疗,治疗期间应优先及时建立肠内营养路径,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食管癌患者可以选择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及胃造口等手段。
365站群在治疗期间,推荐食管癌患者每日总能量摄入量达到25~30kcal/kg·d,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5g/kg·d,考虑到老年患者的吸收能力下降,需要定期监测其肝肾功能等指标,避免低蛋白血症、低钾、低纳等问题。治疗结束后,由于食管癌等疾病患者后续可能仍会受到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此仍需进行营养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通常,建议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考虑继续保留营养管,保障患者后续的营养摄入,在常规复查评估后续营养可以保障的前提下再恢复经口进食。
补充肠内营养后患者仍会发生体重下降。约30%患者不能良好耐受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是补足营养缺口不可或缺的手段。
推荐口服/肠内营养不足的放疗肿瘤患者(如:严重放射性肠炎或严重吸收不良的放疗肿瘤患者)进行肠外营养(强烈推荐)。
当口服/肠内营养不足或不可能时,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推荐进行肠外营养(强烈推荐)。
为维持体力活动以及确保营养充分摄入,推荐强化化疗和干细胞移植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和/或肠外营养(强烈推荐)。
对于严重黏膜炎、顽固性呕吐、肠梗阻、严重吸收不良、持续性腹泻或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有症状的)的高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CT)肿瘤患者,当口服营养不充分时,首选肠外营养(推荐)。
谨慎选择使用保健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日益普及,16.31%的肿瘤患者从互联网上获得营养知识,12.67%的肿瘤患者从电视上获得营养知识。其次来源是书籍和医生。医务人员是患者营养知识的重要来源,医务人员应在日常治疗中加强向患者传播准确的营养信息。为患者维持和增加体重,生命续航做出每一份努力和帮助!(作者: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李苓)
责任编辑:王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