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角膜接触镜】CRT设计角膜接触镜验配
发布日期:2024-11-18 11:20 点击次数:72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和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南指出应对近视分级管理,科学矫治,除改善用眼环境、定期检查、配戴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外,还明确了配戴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按医嘱进行验配。目前角膜塑形镜镜片设计主要有两种:一是VST(vision shaping treatment)设计;另一种CRT(corneal refractive technology)设计。今天主要聊聊CRT镜片设计。CRT镜片主要有三个参数:分别是基弧(base curve,BC)、反转区深度(return zone depth,RZD)和着陆角(landing zone angle,LZA)。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图片
基弧区宽度固定为6mm,反转区宽度固定为1mm,镜片总直径10-12mm可调,双矢高镜片目前最高矢高差可达130um。镜片基弧(BC)区通过改变角膜曲率使近视减轻,该区域应位于瞳孔中央。基弧大小主要取决于角膜曲率及近视降幅,与改善中心定位及配适状态关系不大。每0.1mm基弧变化,镜片整体矢高变化7um左右。反转区是控制中心定位的主要手段,反转区深度(RZD)每改变一档,镜片整体矢高变化25um,同时决定顶点泪液间隙。反转区在1mm宽度范围由一个S曲线连接基弧区与着陆区,其形态与镜片降度及角膜曲率有关。降度越高,更平的基弧与角膜顶点弧度差距就越大,镜片在6mm处离角膜越远,需要更高的RZD连接着陆区;相同角膜直径下,角膜曲率越陡,角膜自身矢高变化本身就更大,同样需要更高的RZD。水平方向的RZD决定了治疗区域的大小,RZD过低会产生角膜顶点接触及镜片偏心,RZD过深会导致中央治疗区面积过小,压平不足。图片
着陆区与弯曲的角膜表面相切,着陆角每改变1°,镜片整体矢高约改变15um,主要作用是调整镜片边翘,参与改变镜片配适,影响镜片整体矢高,其与周边角膜的切向关系可减少镜片嵌顿。理想的边翘宽0.4mm左右,保证充足的泪液交换。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面我们看一下镜片矢高对泪液分布的影响:理想中心定位,角膜和镜片后边面一定要有充盈量,360°着陆环控制镜片稳定在角膜中心位置。图片
矢高过度基本表现为镜片后表面离角膜顶点充盈量过高,这个位置泪液会超过20um,荧光动态染色,中央区域不是很黑,会有淡淡荧光充盈。而在周边基本还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完整的着陆。图片
365站群矢高不足,镜片整体矢高不够的情况下,后表面和角膜顶点会产生机械性接触,从而造成角膜上皮浅层缺损。中央泪液充盈量不够10um,镜片周边没有办法做好封闭的非常好的着陆,镜片飘起来,镜片下有荧光逃逸。常见于常规设计球面镜片匹配在顺规角膜上,当水平方向达到理想矢高配适时,竖直方向矢高不足,没有充分着陆在角膜上,边缘形成翘起的状态。矢高不足时,镜片顶点和角膜顶点接触,顶点受力,破坏了周边承重,镜片偏位,一般上偏或者侧上偏。图片
弦长8mm处矢高差超过30μm时,说明球面设计的常规镜片着陆区与角膜间的间隙较大,会“漏水”。此时,镜片与角膜不能形成密闭效果,就无法形成流体力学的塑形效果。而镜片为了获得“密闭”的流体力学塑形效果,会在角膜上移位,寻找能封闭镜片边缘“不漏水”的位置,造成镜片偏位。这种情况需要用双矢高设计塑形镜验配。当手动测量矢高差时,不是选择水平(180°)颞侧4mm和垂直(90°)下方4mm测量,而是选择最平坦子午线方向和最陡峭子午线方向4mm位置测量。图片
若角膜散光在1.5D以上且范围较大,在选择双RZD镜片的基础上,一般选择双LZA设计,保证垂直方向更好的配适状态。图片
由于CRT镜片采用切线设计,不易产生镜片嵌顿,其直径可以选择比VST设计更大一些,从而达到更好的中心定位,增加镜片稳定性。一般根据角膜直径(白到白)选择镜片直径。角膜直径(WTW)首选直径<11.610.511.6-11.810.5/11.0>12.011.0/11.5>12.411.5以戴上镜片实际效果为准图片
镜片着陆区为切线设计,切点在着陆区1/2到外1/3。图片
增加镜片直径,着陆区切线延长,着陆点和角膜相切位置没有改变,边翘增加。图片
收紧一档LZA,保证合适的边缘翘起,不至于异物感增加,那么镜片和角膜的接触位置发生了改变,增加一档LZA后,接触点更靠近角膜边缘。因此,增加一档直径同时收紧一档LZA,镜片配适其实发生了变化,镜片整体矢高增加了。我们在临床验配调整中,不要忽略因此导致的矢高变化。下面分享一个关于镜片设计及直径调整的案例:宋某,女,13岁,4年塑形镜配戴史,后因视力不稳定改为框架。框架配戴半年日常运动不方便且度数增长想再次尝试塑形镜。病例如下:右眼左眼散瞳检影-1.00 -1.00 * 5=1.0-2.75 -1.00*180=1.0主觉验光-3.00 -1.00 * 5=1.0-2.75 -1.00*180=1.0眼轴24.72mm24.71mm角膜曲率44.25/45.75@9244.00/45.25@93内皮细胞密度30583162BUT10S10S角结膜正常正常眼压14.8mmHg13.5mmHg角膜直径(WTW)12.1mm12.2mm原始角膜地形图图片
选择CRT双矢高镜片试戴图片
右眼图片
左眼试戴片参数:R 84-550/625-33 10.5L 86-550/625-33 10.5顾客眼睑力量较强,眨眼过程中把镜片提拉范围较大,镜片向上方偏位,再结合角膜直径,决定增加2档直径定片,以保证更好的中心定位。为保证合适的边翘,同时镜片直径较大,考虑到周边角膜更为平坦化,为避免镜片嵌顿,最终只比试戴参数收紧1档LZA定片。最终处方:OD:85-550/625-34 11.5OS:85-550/625-34 11.5戴镜一天角膜健康,摘镜视力:OD:0.3 -2.00=1.0OS:0.3 -2.00=1.0图片
2周复诊角膜健康,摘镜视力:OD:0.6 -1.25=1.2OS 0.7 -1.00=1.0图片
从荧光配适可知,镜片中心定位较好,定位区无明显荧光渗漏,但中央区可见荧光充盈,考虑镜片矢高偏高,压平不足。同时,镜片直径基本覆盖全角膜直径,镜片活动度小。调整的思路需要降低镜片矢高,方法有二:1、降低RZD,2、减小直径。考虑到降低RZD同时缩小直径,对镜片配适状态影响较大,因此首先尝试减少镜片直径,其他参数不变,以观察直径对镜片配适的影响。调整参数:OD:85-550-625-34 11.0OS:85-550-625-34 11.0图片
右眼图片
左眼戴镜1周,晨起镜片活动度佳无粘附,定位居中,角膜透明光滑。摘镜视力:OD 1.0 OS 1.0图片
一月摘镜视力:OD: 1.2 OS: 1.2图片
借此病例,我们能比较明显能看出增加镜片直径,在保证边翘足够的情况下,虽然镜片已接近角膜缘,但因其切线设计,真正着陆点并不在镜片最边缘,因此较少发生角膜嵌顿。 但是镜片直径过大,也会影响最终的矫正效果,在验配中应引起注意。CRT镜片有非常丰富的试戴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尽量选择更接近的试戴片,所见即所得,以免变动参数较多,导致和试戴出入较大。最后总结一下:对于CRT镜片,为保证更好的中心定位,RZD宁深勿浅;为保证良好的泪液交换,边翘宁宽勿窄;为保证更好的定位和后期塑形稳定性,在合理范围内,镜片直径可尽量做大。CRT角膜塑形镜OK镜参数下订的OK镜到了,首次戴选了CRT,但对于镜片的参数完全看不懂,甚至OK镜配的是多少度数的都搞不清,这万一度数配错可麻烦了,可不能被医院忽悠了,本着大额消费必须研究透的习惯,以及学啥都不白学的折腾精神,查阅了一些网络文章和网友意见,终于对OK镜参数有了一定的个人理解(如有不正确请指正)。首先要了解OK镜其实是通过镜片的各种弧度设计与泪液作用在角膜上产生负压塑形同时生成一个离焦环,从来提升视力及防控近视。先不考虑成环问题,OK镜的降幅度数主要是对角膜曲率的一个调整,因为CRT与VST设计不同,仅拿CRT为例,其第一个参数BC基弧其实就是调整角膜曲率的主要参数,这个基弧是按要达到塑形后的目标角膜曲率K值进行设计的,对于角膜平坦K值要降低多少度,就减少多少K值,另外要注意OK镜在设计时为了获得更稳定的效果会让降幅过矫正PWR,基于上述,可以得到公式:平坦K值-目标K值(337.5/BC基弧)=真实降幅(含厂家降幅PWR)设计降幅=真实降幅-厂家过矫降幅PWR=小瞳电脑验光度数其中平坦K值在做完角膜地形图可得到,自己查看检测报告;337.5是角膜折射率固定值;BC基弧直接看包装;得到真实降幅后,再减去厂家过矫降幅PWR。以我配的这个OK镜为例42.45(娃的平坦K值)-337.5/BC基弧(337.5/8.3=40.66目标K值)=1.78(真实降幅含厂家降幅PWR)设计降幅=1.78-0.5(厂家过矫降幅PWR)=1.25该设计降幅1.25经验证后与小瞳电脑验光度数相符,因厂家过矫0.5,佩戴后的检查也是产生了0.5的一个远视,各数据均完全匹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