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之星 针刺,如何散寒?
发布日期:2024-12-04 15:23 点击次数:108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原创 王蓄之 天下无疾 2024年12月03日 08:30 北京图片
站群论坛寒邪侵入人体,大约有两条路径:一从体表,一从饮食。从稽留的位置上看,或在脏腑,或在四肢。来源不同,病位不同,所以调治的具体思路,会有些差异。但基本原理,并没有区别,都是要调集自身阳气,到局部帮助温散、消解寒邪。脉象上看,寒邪的特征是弦紧。在具体部位上,印象中,以右关部出现的机会最多,其次为右尺,然后左尺,再是两寸部。化解在不同部位的弦紧,需要不同的选经选穴方法,且到心法章再详细讲。这里以最常见的右关、右尺为例,说说手法。右关脉弦紧,大都与饮食寒凉有关。更精细的差别,主要是有力与无力。有关弦紧有力,甚至兼有滑数,说明脾胃寒邪势大,同时阳气尚未大虚。弦紧无力,则是标准的虚寒象,寒邪在,且阳气不足。还有更复杂的,比如寒邪与龙雷火同时出现,脉象上会出现分层现象,即表层弦紧滑数,里层空洞无物。再比如,还有湿热邪气同时聚集,在一派寒热虚实的错杂中,又多出一份粘腻感。对这些更加复杂的情况,姑且不论。这里主要看前两种,比较典型的脾胃寒凉象。首先,针对脾胃病的大体选经选穴方案,无论虚实,都可以参考上文调中方: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提示一点。脾胃寒邪明显时,伴随的湿邪和气滞,通常也不会太少;阴陵泉和三阴交,更多针对的是这些问题。阳气不虚,脉象有力时,针刺手法可以偏重,针刺深度可以偏深;旨在短时间内,调集更多阳气到局部,帮忙温散。不过,手法总不宜过重。当体内寒邪显著聚集时,阳气即便不虚,也不会太充实。理论上,阳气充实的话,寒邪压根没机会大规模停留。权衡利弊,手法过重,对阳气损耗的弊端,会超过激发阳气带来的利益,得不偿失。在阳气虚弱时,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显。所以,对脾胃虚寒的情况,手法需要更加轻柔。这里所谓手法轻重,主要指的是提插捻转的速度。所谓“刺之微,在速迟”,后面还会专门讲述。此外,适当的艾灸和中药补益,也是脾胃虚寒的重要调治手段。再说右尺脉的弦紧。临床所见,右尺部的弦紧,通常与右关弦紧有关。推测机理,脾胃长期受到寒邪影响时,脾胃阳气,从脏腑到经脉,都会受到损伤。这时,外界的寒凉邪气,随时可能趁虚而入,并长期稽留。稽留的位置,一般会集中在两处:一是右足太阴经大腿段,二是右髋关节处。前者在经脉方向,后者直接与脾脏相应。《灵枢·邪客》说:“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两处稽留的寒邪,往往在很长时间里,都不会被人重视,因而很容易发展为陈寒痼冷,根深蒂固。一旦受到天气影响,或者外力损伤时,常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每年冬春交结时,这种情况在针灸科,都不少见。对这种陈寒痼冷,治疗需要长针。足太阴经大腿段,可以用50mm-75mm的长针,髋部环跳穴,可以用35*100,或35*125mm的芒针治疗。具体手法,需要缓刺、深刺。深刺,欲引阳气入里散寒。缓刺,以免对阳气造成过度损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